一场持续数十年的空中博弈,迎来了新的、令人瞩目的回合。东海某海域,两架歼-20隐形战斗机编队保持着无线电静默,座舱显示屏上,300公里外目标的轨迹稳定跳动,飞行员的手指悬停在发射按钮之上。这紧张的氛围,源于中国新型霹雳-16空空导弹的横空出世,它彻底改写了西太平洋上空的权力游戏规则。
福建舰的甲板上,歼-35隐形舰载战斗机折叠机翼闪着寒光,翼下挂载点清晰可见,预示着海军力量的进一步提升。 这与陆基歼-20形成强大的攻防体系,足以应对来自任何方向的威胁。 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霹雳-16导弹带来的巨大优势。
雷神公司2024年的报告承认,美国下一代空空导弹AIM-260的量产要等到2026年,形成战斗力则要到2028年以后。 这四年宝贵的窗口期,足以让中国空军在战略部署和战术运用上取得显著优势。
与美国AIM-120导弹180公里的最大射程相比,霹雳-16的射程直接飙升至300公里,整整增加了120公里。 这意味着,当美国战机还在拼命前冲试图进入攻击位置时,中国的歼-20早已按下发射按钮,完成打击。 西北靶场的实测数据更是令人振奋:霹雳-16对超音速目标的最大拦截距离达到了惊人的317公里,末段速度超过4马赫,比美国AIM-260同距离拦截快了40秒。 在空战中,这40秒足以让战机逃离危险区域几十公里。
展开剩余72%霹雳-16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射程上。其更小的体积(直径约200毫米,长度4.2米,比前辈霹雳-15缩短了30厘米)让歼-20的弹舱载弹量从4枚增加到6枚,提升了50%。 这得益于其搭载的先进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——如同一位经验老道的驾驶员,它能够根据飞行阶段智能调节推力,爬升阶段全力加速,平飞阶段匀速节油,冲刺阶段再次爆发,实测数据表明其燃油效率提升了30%以上。 相比之下,美军AIM-260的三脉冲发动机在测试中被飞行员吐槽“飞得远却追不上”,后劲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。
霹雳-16的制导系统同样令人惊叹。Ku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美结合,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制导组合。 即使在高强度电磁干扰环境下,它也能精确锁定目标,去年珠海航展上电科14所发布的测试视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 此外,霹雳-16还支持“发射后不管”模式,歼-20发射导弹后即可关闭机载雷达,通过数据链路接收目标信息,整个猎杀过程悄无声息,令人闻风丧胆。
而美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,则更加凸显了霹雳-16的优势。F-35仍在使用老旧的砷化镓雷达,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全面落后。 《航空周刊》明确指出,中国空军已经抢占了先机。 霹雳-16的300公里射程,精准插进了美军作战体系的命门,预警机、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的活动半径都在300公里以内,以前它们可以安心地躲在后方,现在却成了活靶子。
台海局势和南海局势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装备霹雳-16的歼-20机群前出到花莲以东空域巡逻,300公里的拦截半径如同铁幕般笼罩着整个海峡,从关岛起飞的B-52H轰炸机刚进入作战航线就进入射程;山东舰甲板上的歼-35挂载着新式导弹,原本400公里的防空圈扩展到600公里,将美军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牢牢压制在红线之外。 霹雳-16还支持“A射B导”模式,预警机在后方锁定目标,歼-20发射导弹后立即撤离,导弹抵达目标时战机早已脱离危险区域,这种战术让美军极其头疼。他们的“分布式杀伤链”依赖预警机前线指挥,但E-2D预警机如果靠前就会进入霹雳-16的射程,后退则会失去指挥链路,进退维谷。
《军队认可》网站曝光的PPT上清晰地标注着“300km”这个数字,印证了国际战略研究所早在2020年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。霹雳-16这支300公里的利剑,无疑已经深深刺入了美军作战体系的要害。 这场空中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